您当前的位置:

      课程组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1. 教学上确定指导老师,实行传帮带。培养形式主要有:“随堂听课、批改作业 在指导老师辅导下备课 辅导学生实习、训练 参与课程组集体备课 试教 上辅导课、随同指导老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上课、指导老师听课指导”等一整套措施,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使青年老师尽快胜任课程的教学。

      2. 科研上的指导,包括“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查阅资料 确立研究方向 主持申请各级科研项目” 等一整套措施,使青年老师尽快确立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及时申报科研课题。

      3. 学院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比赛前,指导老师从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指导,包括:备课(备教材、备教法) 修改参赛教案 预讲等。

      4. 通过政策导向,不断完善有利于青年教师培养的激励约束机制。

      课程组的培养方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课程组的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一个学期后都顺利走上讲台,教学效果较好,2人获惠州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奖。在科研方面,在一年内都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2人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人申请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人申请到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人申请到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青年教师“双能力”提升计划

一、计划实施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目前,《线性代数》课程团队10位专任教师中博士6人,团队的“博士化”同时带来了“年轻化”,35岁以下的教师7人,占教师总数的70%,青年教师的培养是课程团队建设的当务之急,他们的教学能力亟待提升,他们的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的凝练。

    “双能力”提升计划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上,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尽快适应高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能力、站稳讲台;科研上,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的论文,第一时间完成职称的晋升。

二、计划实施的对象
 
    年龄在39岁以下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师列入提升的范围:

    1.教龄未满5年;

    2.未申报过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3.研究方向不明确,论文数量偏少、质量偏低;

    4.未申报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三、导师的遴选

    1.教学导师:教风好、责任心强、爱岗敬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校级教学名师、教学示范教师;

    (2)教学效果好,课堂教学评估前40%;

    (3)省级教学质量工程的前3名。

    2.科研导师:学术道德好、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校级重点学科的学术骨干(优势研究方向的带头人);

    (2)省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3)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3人;

    (4)发表过10篇以上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四、考核的重点指标与时间

    三学年为一个周期,每学年考核一次,每年9月对上一学年考核、遴选培训对象及导师。

    1.提升教学能力。由三部分组成:

    (1)课堂教学:由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生对培训对象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总分到达85分以上;

    (2)教学论文:发表教研论文1篇以上;

    (3)质量工程:申报校级质量工程项目1次以上。

    2.提升科研能力。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方向:凝练出明确的研究方向;

    (2)科研论文: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以上;

    (3)科研项目:申报高级别的科研项目1次以上。

五、青年教师双能力提升计划导师分工一览表

序号

青年教师

教学导师

科研导师

1

程晓胜

潘庆年

潘庆年

2

李羽

李桂贞

潘庆年

3

莫秋慧

李桂贞

潘庆年

9

王海青

许金泉

许金泉

20

刘中柱

陈益智

陈益智

21

李思彦

陈益智

陈益智

       

 

 

 

 


惠州学院数学系线性代数课程组                     
2014年9月1日                     

 


 

青年教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