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线性代数历史沿革
日期:
2016-11-14
阅读次数:
844

课程历史

 

    惠州学院的《线性代数》课程建设历来受到学校及各系领导与任课教师的重视。长期以来,课程组建立并形成了一整套有关教学工作安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命题考试评分等科学管理制度。《线性代数》课程在惠州学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5),专科阶段。 惠州学院的前身是惠阳师专,当时仅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几个理科师范专科专业开设《线性代数》课程。19894月与西北纺织学院联合办学,成立西纺惠州分院,正式面向全国招生,开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科教育并开设线性代数课程;19946月,惠州大学土木工程系正式成立,9月招收“城镇建设工程”专科专业并开设线性代数课程。

第二阶段(19952000),联合办本科阶段。1995年与西北纺织学院联合开展服装设与工程本科教育,1997-1999,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展本科教育,线性代数课程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在此阶段,积累了一定的本科教学经验。

    第三阶段(20002013),自主办本科阶段。2000年起,学院升格为本科,开始独立招收本科生,《线性代数》课程作为学院公共必修课开设, 理、工科专业使用的是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教材, 36学时,2学分; 经济、管理类专业选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教材,36学时,2学分(2000-200354学时,3学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4-2008级)选用 S.K.Jain,A.D.Gunawardena.的《Linear Algebra》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72学时,4学分。2009年该课程获评为惠州学院精品课程。

第四阶段(2013至今), 转型升级资源共享课阶段。自2013年本课程获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以来,课程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根据学院“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培养应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定位,结合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改革教材体系,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课程组主编了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使用的《线性代数》“十二五”规划教材,2012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已在校内及韩山师院使用4年,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修订。

2. 完善课程网络资源与平台建设。(1)完善了本课程学习网站, 开发了习题探究、在线自测、考研辅导等模块,学生可根据专业要求、高层次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2)本课程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及部分教学视频、微课已上传课程网站,并面向社会开放。既方便学生预习、复习,又服务于本区域有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经济与管理人员。

3. 利用现代化化的教学手段,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化解数学的抽象和难点;融入数学专业软件学习与应用,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4.编写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书《线性代数同步学习指导》,20162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知识回顾、典型例题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单元自测题等),制作多媒体教学光盘。

    尽管该课程经历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教材的教学,但是,课程团队始终不渝地做好下面几件事:

  1)对《线性代数》的讲授内容和顺序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逐渐消除了学习数学的畏惧感,逐步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了试卷库、自测卷库,实行教考分离,统一考试标准及要求,保证其公正、公平。

  4)坚持教研室活动,每两周一次、每次有记录, 每个学期有计划、有总结,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文件;多年来,一直坚持集体备课的良好做法。

  5)坚持教研、科研, 及时将学科的发展动态、教研教改的最新成果引进教学。

  6)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指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指导老师,使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 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现在这样一支事业心强、协同创新的教学团队。

 

 

 

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