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纲说明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诗歌导读
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China classical poetry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30 其中 理论课学时: 28 实验课学时: 2
学分:1.5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
二、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中国古典诗歌导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方向模块下,开设的一门拓展型、探究型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以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为专题,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古典诗歌的创作规律和审美特质,掌握基本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学素养。掌握作品的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 中国古典诗歌概论及古典诗歌的时空变化
教学内容
一.古典诗歌发展简史:
古典诗歌嬗变与其题材、体裁、形式、内容、审美意趣、时代风貌、诗歌与政治变迁等的关系。
1.诗歌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和近体
1.1古体诗一般也称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
1.2近体诗是指隋唐及其后出现的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主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
1.3宋元明清时除了延续一部分前代的律诗和绝句外,更大量出现了词、曲及戏曲唱词,它们都属于广义近体格律诗。
2.中国古代诗词主要派系
1.1山水田园诗派
1.2边塞诗派
1.3豪放派
1.4婉约派
3.古典诗歌史变过程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魏晋南北朝:
建安文学(文学自觉时代):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正始文学: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两晋文学
南北朝时期
隋唐五代:初盛中晚,温庭筠诗风格特征:哀艳
宋代:
“宋初三体”;
苏轼(北宋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一祖三宗”
“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南宋诗坛盟主),“诚斋体”杨万里 ,范成大
宋诗特点(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
元代: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雅正元音)
杨维桢(铁崖体)(陌生化,奇幻晦涩)。
明代:
高启(时代和个人命运)
李梦阳与前七子(格调复古)
李攀龙与后七子(格调说中的重情)
清代:
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
诗界革命(黄遵宪、梁启超等)
诗词发展规律:
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诗歌形式发展
词的发展史(以人物为线索)
元曲(小令、套数)
二.古典诗歌的时空变化
1.空间的大小比衬: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登高》
2.空间的浓缩与扩展
2.1空间的浓缩:柳宗元《江雪》、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2.2空间的扩展:卢纶《塞下曲》(鹫翎金仆姑)、戴叔伦《登楼寄王卿》
3.空间位置的回环:张继《枫桥夜泊》、李商隐《夜雨寄北》
4.时间的延展
4.1时间向前推移:杜甫《阁夜》
4.2时间向后延展:陆游《示儿》
5. 时间的凝聚:宋之问《渡汉江》、贺知章《回乡偶书》
6. 时间的变形:南朝乐府《子夜歌》、《子夜变歌》,陆龟蒙《王先辈草堂》
7. 时空的交感:王安石《萧然》、杜甫《洞房》、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教学要求
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简史,中国古典诗歌的“空间”、“时间”概念
理解:中国古典诗歌在结构上的空间变化产生审美效果
掌握:中国古典诗歌在结构上的空间变化的艺术手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空间的大小比衬、浓缩与扩展;时间的延展、凝聚与变形
难点:诗歌发展的内外因素及其原因,空间位置的回环、时空的交感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歌作家地理分布和文学中心的转移
教学内容
1. 文化地理——文学地理——诗学地理
2. 气候影响:
3.诗人地理分布
诗人活动创作:求学教授,升迁罢黜,出仕归隐,游历寓居。
4.中国文学家(诗人)的瓜藤分布
5.文学重心的四大领域
5.1京畿之地
5.2富庶之区
5.3文明之邦
5.4开放之域
6.文学重心的四要素
7.永嘉、安史、靖康战乱导致中国文化中心三次南迁;
8.气候导源文化、农牧文化交融、北南文化三大冲击而形成文化中心转移及近百年沿海新月形文化带。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地理分布
理解:中国文学家的瓜藤分布和文学重心的演变原因
掌握:文化中心的地理转移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学重心的四大领域
难点:文化中心的地理转移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诗歌与唐宋交通
教学内容
唐宋两朝创作主体日常漫游、行旅、贬谪生活为考察对象,解析水陆交通网等对诗人创作方式、地域诗学、诗路驿站、宦游生活、作品传播路线等影响
1.唐宋两朝诗人日常漫游、行旅、贬谪生活概况
2.水陆交通网等对诗人创作方式的影响
3.水陆交通网等对地域诗学的影响
4.水陆交通网等对诗路驿站的影响
5.水陆交通网等对诗人宦游生活的影响
6.水陆交通网等对诗作传播路线的影响
教学要求
了解:漫游、行旅、贬谪
理解:唐宋两朝的水陆交通主干线
掌握:水陆交通网等对诗人及其作品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陆交通网等对诗人创作方式、地域诗学、诗路驿站、宦游生活、作品传播路线等影响
难点:唐宋两朝的水陆交通网
第四章 巴蜀诗人与唐宋诗变(上)
教学内容
1. 先唐本土文人及其作品:
司马相如、扬雄、王褒,及魏晋南北朝名士。
2. 唐代主要本土文士及其作品:
陈子昂、李白等。
3. 宋代主要本土文士及其作品:
苏轼、苏洵、苏辙等。苏轼部分带学生到惠州西湖校外场地情景教学。
教学要求
了解:先唐巴蜀诗人文人概貌
理解:唐宋巴蜀本土诗人情况
掌握:唐宋巴蜀本土著名诗人代表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重点与难点
重点:苏轼及其贬谪惠州
难点:唐宋巴蜀本土诗人总体概况
第五章 巴蜀诗人与唐宋诗变(中)
1. 唐代客居巴蜀著名诗人及其作品:
初唐四杰、孟浩然、高适、岑参、杜甫、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李商隐等。
2.宋代客居巴蜀著名诗人及其作品:
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
教学要求
了解:先唐巴蜀诗人文人概貌
理解:唐宋巴蜀诗人情况
掌握:唐宋巴蜀著名诗人代表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重点与难点
重点:唐宋巴蜀诗人总体概况及骆宾王、杜甫、白居易巴蜀经历
难点:唐宋客居、贬谪、为官等入巴蜀的名家及其作品动静态走势
第六章 巴蜀诗人与唐宋诗变(下)
教学内容
1. 唐宋两朝地域、文化及诗人自身等多种因素及其形成成因综述。
2.总结不同地域、文化与特定诗人之间的关联。
3.中国文学(诗学)的审美特点、发展规律的文化地理学新观察新视角。
教学要求
了解:文化地理学新观察新视角
理解: 唐宋两朝多种因素及其对作家作品影响
掌握: 诗人的地域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作家在文化地理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巴蜀作家作品新观察新视角,巴蜀之别及其与唐宋诗变关系。
第七章 气候差异性与诗歌地域性
教学内容
1. 文学地域性的形成
2. 气候、物候内涵、特点
3. 文学(诗学)与气候物候关系
4. 气候(物候)纬度差异与古诗风貌南北差异
5. 经度差异与古诗风貌东西地差
6. 海拔不同与古诗风貌的高低之别
7. 时代差异与古诗呈现
教学要求
了解:文学地域性的形成,气候、物候内涵、特点
理解:诗歌地域性的不同
掌握:文学(诗学)与气候物候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诗学与气候物候关系
难点:诗歌南北东西之别,高地时代差异
第八章 岭南气候与岭南诗歌
教学内容
1. 岭南气候特点
2. 岭南诗歌中的气候物候
3. 岭南气候特点、物候变迁与诗歌呈现
3.1四时常花,三冬不雪,一岁之暑热过中。
3.2晨昏多露,春夏雨淫,一岁之间,蒸湿过半。
3.3一日之内,气候屡变
4.岭南气候影响人们生活习性与诗歌记载
教学要求
了解:岭南气候特点
理解:岭南诗歌中的气候物候呈现
掌握:岭南气候物候在诗歌中的体现
重点与难点
重点:岭南气候特点、物候变迁与诗歌呈现
难点:岭南气候影响人们生活习性与诗歌记载
第九章 岭南气候物候影响作家生命意识、艺术风格
教学内容
岭南四季不分明,夏季时间长,春秋时间短,作家诗中几乎不可见伤春悲秋主题,少了感伤等生命意识,多了冲和平淡等风格。
杜审言《旅寓安南》
宋之问《登粤王台》
李绅《闻猿》
唐李德裕《岭南道中》
屈大均《登潼关怀远楼》
屈大均《摄山秋夕 》《望云州》《江皋》
明赵介《听雨》
(清)黄子高《柳梢寒•寒食日石溪庄作》
(清)林伯桐《秋日》
(清)张维屏《杂忆》
教学要求
了解:诗人作品中春、秋意象的蕴含。
理解:诗歌中春、秋意象内涵的时代变迁
掌握:伤春悲秋意象的主要文化内涵和地域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伤春悲秋意象的地域性
难点:诗歌中春、秋意象内涵的时代变迁和地域性
第十章 广东文学景观地理分布与地域特征
教学内容
1.文学景观定义
2.地理学景观特点
3.文学景观类型
4.广东著名文学景观及诗歌作品
4.1梅岭
4.2清远峡山
4.3越秀山
4.4白云山
4.5珠江
4.6石门
4.7罗浮山
4.8惠州西湖
4.9厓门山
4.10小鸟天堂
4.11南海神庙
5.文学景观及其诗歌的文化内涵
教学要求
了解:文学景观定义
理解:文学景观类型,地理学景观特点
掌握:文学景观及其诗歌的文化内涵
重点与难点
重点:广东著名文学景观及诗歌作品
难点:文学景观与诗歌文化内涵
第十一章 黄河长江与古典诗歌中的英雄崇拜和美人崇拜(上)
教学内容
1.《诗经》“十三国风”等与英雄崇拜
1.1崇拜力量
1.2异性崇拜
1.3军事、政治之力,建功立业,伦理政治,善崇拜。
2.长江流域与美人崇拜
教学要求
了解:《诗经》国风的不同地理分布
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地域和不同表现
掌握:黄河长江的英雄崇拜和美人崇拜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南北地域之别与诗歌中民俗崇拜差别
难点:黄河长江流域不同崇拜的原因分析
第十二章 黄河长江与古典诗歌中的英雄崇拜和美人崇拜(下)
教学内容
1.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1.1英雄崇拜体现了黄河流域文化对于人的社会价值的高度重视和强烈追求
1.2美人崇拜是对人自身的灵与肉的崇拜
1.3.黄河流域的社会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种忽视甚至贬抑人的个体价值的文化
2.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因子
教学要求
了解:两河流域诗歌价值
理解:黄河长江两河地域诗歌的文化差异
掌握:对两河地域诗歌价值的分析评价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河流域诗歌不同的内涵价值解析
难点:两河流域诗歌文化价值与美人英雄崇拜的关系
第十三章 骏马秋风冀北与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情画意
教学内容
1.高大为美与纤细为美
2.气势如虹与气息如兰
3.奔放豪迈与委婉修饰
4.功利人生态度与艺术人生态度
教学要求
了解:《诗经》中的高大美与纤细美
理解:南北诗歌表现手法、风格的不同
掌握:两河流域男女审美观点的不同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南北诗歌中审美情趣的差异
难点:黄河流域的务实功利与长江流域的浪漫、唯美
第十四章 地域诗学中的忧患人生与潇洒人生
教学内容
1.英雄情结与故土情结的冲突
2.爱情与婚姻的背离
3.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煎熬
4.快乐第一、责任第二的观念
5.爱情第一、婚姻第二的意识
教学要求
了解:文化地理的地域差异
理解:地域差异的种种诗歌体现
掌握:诗歌地域有别的具体内涵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南北地域诗学中的背离与原因
难点:古典诗歌的相关界定和分析
第十五章 北方诗歌和农桑为本与南方诗歌和舍本逐末
教学内容
1.农桑为本和自给自足
2.舍本逐末和诗歌中的商业化
3.重土难迁与重利轻别
教学要求
了解:地域和时代的不同
理解:经济发展对诗歌的影响
掌握:诗歌中体现出的不同地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重点与难点
重点:农耕文明与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诗歌思想的促变
难点:地域诗歌的不同价值观探析
四、课程特色
1.以主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作品为主,引导学生对文学名著进行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鉴赏性阅读”,即强调学习者心灵的投入,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不仅注意作者“写什么”,更着重体味作者“怎么写”,反复揣摩作品的言语和地域特点,行文结构与文体风格。
2.在鉴赏性阅读的基础上,引导部分基础与条件较好的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即进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质疑与客观评价。要引导学生把作品放回到“文学史”中,进行比较性的阅读(不同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等等)。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写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
3.本课程与其它文学课程相比,实践性较强。因此,教学中要突出“读”与“写”两个环节。“读”是要集中主要精力阅读教材中的选文,而且根据教材的指导,读全书,读作家的其他作品,读得越多越好。在多读的基础上还要“多写”,要求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想”或片断的分析,提出不同看法,抄录选文中的佳句好词等。有条件与兴趣,还可以进行模仿性以至创造性的写作。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的读与写中作适当地点拨;不要越俎代疱地作过多的、过于琐碎的分析。
五、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 学 内 容 | 学时分配 |
1 | 第一章 中国古典诗歌概论及古典诗歌的时空变化 | 2 |
2 |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歌作家地理分布和文学中心的转移 | 2 |
3 |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诗歌与唐宋交通 | 2 |
4 | 第四章 巴蜀诗人与唐宋诗变(上) | 2 |
5 | 第五章 巴蜀诗人与唐宋诗变(中) | 2 |
6 | 第六章 巴蜀诗人与唐宋诗变(下) | 2 |
7 | 第七章 气候差异性与诗歌地域性 | 2 |
8 | 第八章 岭南气候与岭南诗歌 | 2 |
9 | 第九章 岭南气候物候与诗人生命意识和艺术风格 | 2 |
10 | 第十章 岭南景观与诗歌书写 | 2 |
11 | 第十一章 黄河长江与古典诗歌中的英雄崇拜和美人崇拜(上) | 2 |
12 | 第十二章 黄河长江与古典诗歌中的英雄崇拜和美人崇拜(下) | 2 |
13 | 第十三章 骏马秋风冀北与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情画意 | 2 |
14 | 第十四章 地域诗学中的忧患人生与潇洒人生 | 2 |
15 | 第十五章 北方诗歌和农桑为本与南方诗歌和舍本逐末 | 2 |
16 | 总结+考查 |
|
| 合计 | 30 |
六、教材及相关教学网站
推荐教材: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教材: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重排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程千帆《被开拓的诗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王英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张寅彭《中国诗学专著选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华诗词网http://www.zhsc.net/
所属教研室:文学教研室
2017年 2月 18日